东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?
哲学是人类关于世界的看法与认识的视角,由于东西方社会的生成与生存方式的不同,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。
所谓东方主要是指亚洲,在古代,其主要的国家是印度和中国。由于这两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农业社会,生活定域,且需要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,因而其社会形态主要是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。
在这种社会形态下,人的思想与视角都是从整体上来看待的。而且,这种整体的意识也是受到皇家的鼓励与推广。
于是,东方哲学对于世界的认识,类似演绎法,直接从整体上来把握世界,强调整体的和谐与自洽。在东方哲学看来,局部服从整体的需要,用整体的空来诠释局部的色,即有形的东西是由无形的道演绎出来的。
因此,东方哲学不注重微观的研究,仅依靠直觉与冥想来感悟世界,缺乏具体的思维过程与逻辑性。
与东方社会不同的是,西方社会主要是游牧民族,具有非定域性,其相应的政体也是以各个城市为中心的封建郡主制。因而,西方哲学强调个体的重要性,类似归纳法,认为世界是由基本的结构单元组合而成的。
比如,古希腊人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,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,世界的性质也是由原子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。
稍后,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了形而上学的观念,认为现实世界是由更为深层次的本质所决定的。于是,西方哲学为了认识,提出了许多概念,并建立了概念之间的逻辑体系,使局部来说明整体。
总之,东方哲学具有有机统一的思想,而西方哲学则是机械的微观组合;东方哲学的认识是直觉与冥想,西方哲学的认识则是借助于逻辑的分析与推理;东方哲学注重整体的自洽,西方哲学则看重的是概念的建立;东方哲学是感性的,而西方哲学则是理性的。
上述两种哲学各有利弊。西方哲学适合于认识的初期,有利于对不同现象的收集与整理;东方哲学则适合于认识的后期,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世界。
现代物理学的发展,主要是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,建立了各种不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。但是,由于缺乏统一的物理机制,使现代物理学逐渐地陷入了认识的困境。若想摆脱这一困境,则需要我们借助于东方哲学,从整体上统一地建立一个自洽的有机世界。
“老二哲学”是什么意思?"老二哲学”读音【lǎoèrzhéxué】解释:方圆做人,八面玲珑;圆满做事,事事顺心。人心叵测,凡事最好留一手,方圆做人,圆满做事,做老二,不要做老大,人情练达即文章,处世圆通慎言语。解说(1)创业者的"老二哲学"通用前总裁杰克·韦尔奇说:"GE(美国通用电气)的每一个下属公司,都必须在其领域内数一数二,否则,我们就会卖掉或关闭它。"中国台湾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概念中,有一种叫"老二哲学"的说法,就是不做第一,不做第三,而只是紧紧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,瞄准机会再冲刺第一。也就是说,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永远甘居第二的,老二只是个过渡。创业者在创业之初,要学会做"老二"。(2)"先人一步"未必先赢有些创业者以为第一个推向市场的创新产品或经营模式,就具备了领先创新的竞争优势,便能成为未来市场的领导者。事实证明,最早进入新市场并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。领先创新者只是时间与速度上略胜一筹,除非这个创新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,或能够持续创新,否则很难形成有力的阻进屏障,如此,跟随者必将瓜分市场,甚至会借助先入的"巨人"的肩膀而获得更丰厚的利润。(3)生存第一"慢半拍"或许是捷径对于创业者来说,在开发新产品时,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不在于是"先人一步",还是"慢人半拍",而在于抓准了、抓住人开发新产品的"时间差",打出好的"落点",从别人产品中汲取优点和长处,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扬长避短,在市场上同样能唱出后发制人的好戏来。(4)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策《孙子兵法》曰:不战而屈人之兵,乃上策也。技术创新"跟着走"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。创业者学会做老二,并不是目的,是一种手段,目的是为了成为老大。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创业者学会做老二,是一种现实的选择,是生存的需要,毕竟资金有限,实力捉襟见肘,技术及人才资源不足……若被雄心勃勃、豪言壮语、大干快上的"创业激情"冲昏了头脑,无意是不自量力的,"以卵击石"。学会做老二,是一种经营谋略,在跟随之中从老大身上汲取宝贵的经验,吸取老大的失败教训,最后扬长避短地成为老大。
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解释哲学?老慢认为,中华传统文化中,根本就没有哲学这个概念,哲学是纯西方人玩的东西。
西方的哲学是研究什么的呢?其实,说白了,就是想找出一个标准答案:人怎么活最好。其中的逻辑是,一道数学题,有一个标准答案,那么,一个人怎么才能达到最佳,也是有可能得出标准答案的,如果真的有个标准答案,人人按照这个标准去活,不是人人都能活的很好了吗?西方哲学就是这个逻辑,想得挺美,但太天真。
西方人什么都想得出一个标准答案,所以科学发展的不错,他们想按科学的方法找出适合人的学问,这就是哲学。
可惜,人不是东西,人是活的,人和人不同,身份、背景、环境不同,即便双胞胎,思维模式也都不尽相同,所以,用研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,想找出一个标准答案,那是做梦。把活的人当成死的东西研究,大前提就是错的,所以,西方的哲学从根本上就是瞎掰。
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哲学,中华文化从来不追求什么最对、最好、最完美、最理想,中华文化认为,今天你虽然做的很对,但明天环境变了,你还按照今天这个对的办法做事,你就是傻瓜,所以,中国人眼里没什么标准答案,没什么最对、最好、最完美、最正确的东西,一切都要动态的去看问题,你今天做得很好,只是因为你今天恰好与环境需求匹配了,不是因为你一直对,而是因为你做到了动态匹配,所以,动态匹配才是产生最佳结果唯一办法,所以,如果你想明天照样好,那么,你明天还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做与之匹配的事情,所以,中国人眼里,凡事做到动态匹配、恰到好处,才是真的最对、真的最好、真的最完美、真的最理想。
所以,西方人的哲学追求唯一正确完美的东西,反而永远不可能得到那个唯一正确完美的东西,而中国人的人学只追求动态匹配的东西,反而一直能做到恰到好处,客观上反而总是正确完美和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。因此,西方的哲学与中华思想对比,天壤之别,他在地上,我们在天上。